面向加工中心床身的改进 BP 神经网络优化系统


  智能的高速发展对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机床床身的进给系统为工件加工提供往复移动的作用  ,因此其动态特性对整机的加工精度影响很大[1 - 3] 。采用有效的方法对机床的进给系统进行优化  ,对智能机床加工精度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
  结构的优化设计可以归结为一个轻量化问题  ,通常以结构的质量为目标  ,结构的动静态特性为约束条件  ,对质量的最小化进行寻优 。文献[4] 建立了机床的动态模型并基于结合面进行了拓扑 优化 。文献[5]对机床进行了轻量化设计  ,并通过改变筋板的布局进行尺寸优化 。文献[6]对加工 中心的横梁进行了优化设计  ,在分析出薄弱部位 的同时  ,对进给机构中重力、外力的作用以及轴承 部位热的作用进行考虑 。当今学者对机床进给机 构的研究  ,通常没有考虑进给机构结合面的刚度 作用  ,难以准确获得性能最优的结构优化方案 。
  本文以智能机床 i5 系列 M4. 5 机床的床身进给系统为研究对象  ,在充分考虑其结合面特性的基础上  ,建立多软件的协同优化平台  ,形成一个智能机床进给系统的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优化系统 。在常规优化的基础上  ,采用灵敏度分析法、神 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相结合  ,进行多目标优化  ,从而提高进给机构的动态特性 。
1 进给机构的优化系统模型
  机床进给机构的设计包括需求分析、部件结 构设计、参数化建模、动态特性仿真及多目标优化 等[7] 。因此  ,本文构建由需求分析模块、部件结构 设计模块、参数化建模模块以及优化模块组成的 智能机床的优化系统模型  ,总体结构如图 1   所示 。

数车 备注名称:为保证质量小文章的齐全度  ,本段基本主要内容由PDF版式界面显示信息  ,如没有界面显示信息请刷出或换算搜素器试用  ,电脑搜素应该无发普通食用!


3    结束语
  针对智能加工中心机床的进给机构建立了一种多学科优化系统  ,利用吉村允效法建立结合面的动力学模型  ,相比虚拟材料法处理结合面  ,结果更为准确; 采用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寻优  ,不但大大减小了计算时间  ,且使寻优结果更为准确  ,最终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 。该系统的优化设计模块  ,可以较为清晰的进行优化设计计算  ,解决了数据与拓扑关系丢失的问题  ,实现了优化设计信息的资源共享  ,提高了智能机床的精度和水平 。


标签: 加工中心  
分类: 加工中心  
上一篇门窗材双端刨铣自动换刀加工中心的结构设计
下一篇加工中心立柱的动态特性分析及优化

加工中心  相关内容

——

11 2024-12

U600S五轴加工中心视频

此视频详细介绍了U600S高性能五轴加工中心各种参数及说明!… [了解更多]

05 2024-11

六角亭五轴加工工艺

本文以组合式六角亭模型为实例  ,分析工艺难点与加工可行性  ,指出该模型的加工难点是模型形状不规则和整体刚性差  ,并通过设计新的工艺方案解决加工难点  ,完成了模型整体的加工 。新的加工工艺有助于提高加工效率和精度  ,为五轴数控加工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  ,对于五轴加工中心数控加工也具有指导作用和重要… [了解更多]

05 2024-11

自适应控制方法在混联五轴加工中心中的应用

爱游戏(ayx)数控 备注:为保证文章的完整度  ,本文核心内容由PDF格式显示  ,如未有显示请刷新或转换浏览器尝试  ,手机浏览可能无法正常使用!本文摘要:通过对混联五轴加工中心自适应深度学习控制方法的 研 究  ,可 知 此 方 法 的 创 新 之 处 在 于:1)建 立 了 机 床 的 运 动 学 … [了解更多]

05 2024-11

五轴加工中心和五轴钻攻中心在机测量探头补

在机测量技术由于其成本低、检测效率高、无需二次装夹等优势被广泛用于零件加工测量当中  ,使得五轴加工中心和五轴钻攻中心  ,同时又兼具测量功能 。在机测量系统的构成如图1所示  ,硬件部分主要是由高精度探头、信号接收器、机床整个本体  ,软件部分由机床控制系统、测量软件等组成[8] 。待零件加工完成… [了解更多]

05 2024-11

五轴加工中心进给系统动态误差影响因素

​加工精度是影响机床性能和产品质量的主要难题  ,也是制约国家精密制造能力的重要因素 。本文以五轴加工中心为对象  ,针对提升机床精度进行了研究 。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  ,精密的仪器和零件在生产实践中占据的分量逐渐增加  ,在数控机床这种精密机器精度不断提高的同时  ,必须控制内外界爱游戏(ayx)的随机影响因素在… [了解更多]


产品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