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加工中心模态性能仿真分析与试验测试


伯特利数控     

 前言:

 摘要

数控加工中心的模态性能(固有频率、阻尼比、模态振型)对加工中心的加工精度具有重要影响W.在加工中心的设计阶段  ,可以采用有限元仿真的方法分析加工中心的模态性能  ,并进行结构优化设计  ,从而提高加工中心的加工精度.李明林等人仿真分析了一台加工中心的模态性能  ,并通过试验验证了仿真的准确性m.翁德凯等人仿真分析了一爱游戏(ayx)式加工中心的模态性能  ,并提出了加工中心结构优化建议M .刘志伟等人以一台磨床的主轴系统为对象  ,采用有限元的方法仿真了不同预紧力作用下主轴系统的模态性能W .虽然国内学者对加工中心模态性能的仿扛方法进行了大W研究•似足如何添加边界条件  ,从而准确仿真加工中心的模态性能  ,仍然是「1彳内学者们研究的热点.

本诗以某垂直制作台湾生产制作服务管理中心局站为客体  ,应当应用有限责任元的具体形式逼真数据分析了制作台湾生产制作服务管理中心局站的模态耐磨性  ,并与试验报告最终实施了差别  ,还有对制作台湾生产制作服务管理中心局站的结构特征实施了简化.分析具体形式这对于提生制作台湾生产制作服务管理中心局站的模态耐磨性极具建议作用.

伯特利数控加工中心 自己的名字:为维持短文的详细度  ,这篇中心內容都PDF文件类型表现  ,如没有表现请刷出或装换网页苹果搜索器试试看  ,苹果手机网页搜索几率始终无法 正常情况操作!

 

1  双面制作主模态功能模仿了解

1-1有限元模型建立

     立柱式加工制作中心局常见由床身、床鞍、业务台、立柱、进给箱、进给系统、导轨滑块等分解成  ,型式长为i (a)随时.制定激光加工平台机器的线下实体3d模型时  ,只选择这样的重要的零机件  ,并疏忽掉倒角、直角、凸台、圆洞等框架关键.进行轻松自由网格区域划分的手段  ,互利成进程394个  ,单无22〇 486个  ,长为1 (b)如下图所示.                                    

床身、床鞍、工作台、立柱、主轴箱的材料是HT3〇0,主轴系统、导轨滑块的材料是40Q.  ,材料属性参数[s]如表1所示.

表1的材料属性数据因素

 

建筑材料

弹性模量(GPa)

泊松比

密度(kg/m3)

HT300

130

0.24

7 250

 

40Cr

200

0.3

7 850


 


 

1.2结合面建模方法

大量研究表明  ,提高加工中心模态性能仿真精度的关键在于准确添加结合面之间的参数队'该立式加工中心的结合面可以分为两类:⑴螺栓固定结合面  ,存在于立柱和床身、主轴系统和主轴箱之间  ,即立柱和主轴系统通过螺栓分别固定在床身和主轴箱上;(2)导轨滑块结合面  ,存在于工作台和床鞍、床鞍和床身、主轴箱和立柱之间  ,即工作台、床鞍和主轴箱可以在导轨上分别沿a:、2/、z向运动.某企业基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与高校合作开发了结合面数据库  ,在数据库中输人结合面载荷和面积   ,就可以得到结合面的刚度和阻尼参数.

1.2.1螺栓固定结合面参数

以立柱和床身之间的固定结合面为例  ,介绍结合面参数的获取方法.该结合面的受力包括零部件(立柱、主轴箱和主轴系统)的重力和螺栓预紧力  ,其中重力G约16 180 N.螺栓预紧力F 。的计算方法[8〗是:其中  ,T是螺栓扞紧力矩  ,N.m; if是拧紧力矩系数;d是螺纹的公称直径  ,mm.查阅加工中心的设计参数  ,计算得到凡=551 〇〇〇 N.立柱与床身之间共8个螺栓  ,立柱和床身之间结合面承受的总压力F为:

 

F = 8F〇 + G.                                      (2)

IJ_F=4.42xl06 N  ,立柱和床身之间结合面的面积S约为0.19 m2.将FS带入数据库   ,得到单个螺栓位置的刚度和阻尼如表2所示.

主要包括相似的最简单的方法   ,拥有设备的主轴的体统和设备的主轴的箱之前一个联接地段的抗弯刚度和阻尼如表3图示.

1.2.2导轨滑块组合面参数设置

以工作台和床鞍之间的导轨滑块结合面为例  ,介绍结合面参数的获取方法工作台的重力约4 577

N  ,4个滑块与导轨的接触面积约〇 〇24 8 m2 •将这两个参数带人数据库  ,得到单个滑块位置的刚度和阻尼如表4所示.


采用相同的方法得到床鞍和床身、主轴箱和立柱之间单个滑块位置的结合面参数  ,分别如表5和表6所示■


图2模态振型仿真软件成果

2  旋转式制作中心站模态特性实验各种测试

2.1试验测试系统

为了验证仿真分析的精度  ,对加工中心的模态参数开展试验测试•采用单输入多输出丨9]的方法  ,在整机上共布置541个测试点  ,测点布置如图3 (a)所示;选用力锤在每个位置敲击3次以减小随机误差  ,将三向加

速度传感器安装在加工中心上拾取振动信号  ,其中立柱上布置3个  ,床身、床鞍、工作台、主轴的箱上各布置两个;使用LMS多通道数据采集前端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试验测试系统如图3 (b)所示.


 

2.2试验测试结果

数据分析处理后  ,得到整机前4阶固有频率分别是43.693 Hz、62.173 Hz、92.299 Hz、127.224 Hz,前4阶阻尼比分别是2.47%、3.01%、2.77%、5.21%  ,前4阶模态振型如图4所示.


2.3仿真与试验结果对比

将固有频率仿真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  ,如表7如下.将图2和图4的模态振型对比可知  ,前两阶模态振型都是立柱和主轴箱摆动  ,后两阶模态振型都是床鞍和工作台摆动.说明本文的模态仿真方法合理、结果准确  ,可以用于分析和预测加工中心的模态性能.

3 卧式代台湾加工中心点模态效果优化提升

3.1优化方法

研究表明  ,低阶的模态对加工中心的加工精度影响更大[1Q].为了保证加工中心的加工精度  ,应适当提高加工中心的低阶固有频率  ,加工时也应避免在低阶频率附近切削加工.对于本文的立式加工中心  ,加工中心的结构决定了低阶模态振型  ,因此  ,本文以提高低阶模态固有频率为目标  ,对加工中心的结构进行优化.由于前两阶模态振型表现为立柱和主轴箱的运动  ,而且这两个零件的尺寸更大、对模态影响也更大  ,因此对这两个零件的结构进行优化.

为了减小立柱的振动  ,加大立柱底部筋板的尺寸;为了减小立柱下部的应力集中  ,将原来筋板的直角过渡修改为圆角过渡.为了增加主轴箱的刚度  ,加大了主轴箱侧向筋板的跨度并适当加大了筋板的宽度;为了减小主轴箱的应力集中  ,将内部筋板的直角过渡修改为圆角过渡.立柱和主轴箱的修改方法分别如图5 (a)和5 (b)所示.

3.2优化后加工中心模态性能仿真

由于立柱和主轴箱的质量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因此仍然使用之前的结合面参数.修改加工中心的模型  ,并添加材料属性和结合面参数  ,仿真得到优化后加工中心的前4阶固有频率  ,与优化前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  ,

 


4论证

(1)  建立了立式加工中心的有限元模型  ,并重点介绍了螺栓固定结合面和导轨滑块结合面的建模方法  ,仿真得到了加工中心的前4阶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

(2) 试验测量了加工中心的模态参数   ,并与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前4阶固有频率的仿真误差最大为I4.59%  ,模态振型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  ,证明本文的仿真方法合理.

(3) 以立柱和主轴箱为对象  ,对加工中心的结构进行了优化.优化后加工中心的前4阶固有频率最大提高了5.69%  ,证明了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伯特利数控加工是家集营销、使用及精准服务性于一体式的大公司 。服务性是指:、、、、、、、等 。自己车床的产生企业设到四川省广东市  ,近些年其产生的70%出口量到  ,这当中出口量到到西方占据50% 。自己尽心、竭尽全力、尽意的精准服务性!  证明函:原网站篇文章均基电脑网络  ,全部知识不主要原网站观念  ,原网站不承担连带权利与义务每法律规则权利与义务!
标签: 加工中心  
分类: 加工中心  
上一篇立式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的变速箱结构设计
下一篇龙门加工中心移动横梁静动态分析及结构改进

加工中心  相关内容

——

11 2024-12

U600S五轴加工中心视频

此视频详细介绍了U600S高性能五轴加工中心各种参数及说明!… [了解更多]

05 2024-11

六角亭五轴加工工艺

本文以组合式六角亭模型为实例  ,分析工艺难点与加工可行性  ,指出该模型的加工难点是模型形状不规则和整体刚性差  ,并通过设计新的工艺方案解决加工难点  ,完成了模型整体的加工 。新的加工工艺有助于提高加工效率和精度  ,为五轴数控加工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  ,对于五轴加工中心数控加工也具有指导作用和重要… [了解更多]

05 2024-11

自适应控制方法在混联五轴加工中心中的应用

爱游戏(ayx)数控 备注:为保证文章的完整度  ,本文核心内容由PDF格式显示  ,如未有显示请刷新或转换浏览器尝试  ,手机浏览可能无法正常使用!本文摘要:通过对混联五轴加工中心自适应深度学习控制方法的 研 究  ,可 知 此 方 法 的 创 新 之 处 在 于:1)建 立 了 机 床 的 运 动 学 … [了解更多]

05 2024-11

五轴加工中心和五轴钻攻中心在机测量探头补

在机测量技术由于其成本低、检测效率高、无需二次装夹等优势被广泛用于零件加工测量当中  ,使得五轴加工中心和五轴钻攻中心  ,同时又兼具测量功能 。在机测量系统的构成如图1所示  ,硬件部分主要是由高精度探头、信号接收器、机床整个本体  ,软件部分由机床控制系统、测量软件等组成[8] 。待零件加工完成… [了解更多]

05 2024-11

五轴加工中心进给系统动态误差影响因素

​加工精度是影响机床性能和产品质量的主要难题  ,也是制约国家精密制造能力的重要因素 。本文以五轴加工中心为对象  ,针对提升机床精度进行了研究 。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  ,精密的仪器和零件在生产实践中占据的分量逐渐增加  ,在数控机床这种精密机器精度不断提高的同时  ,必须控制内外界爱游戏(ayx)的随机影响因素在… [了解更多]

评论COMMENT

——

用户名 Name
评论 Comment

产品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