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现承接了一批企业订单 ,该批订单要求在一个月时间内 ,交付二位五通双电控电磁阀的端盖零件五万件 。根据原有的工艺条件 ,该零 件的钻削工序使用普通钻床处理 ,利用预制的定位模定位装夹 ,进行 钻削加工 。该工序加工处理时间短、辅助准备时间长 ,工人劳动强度大 ,生产效率低 。基于生产经验进行工时间核定 ,熟练工人处理一个 零件需时 15 分钟 ,平均每班只能生产 32 个零件 。生产系统现有 12
台钻床 ,开设三班的情况下 ,月产量约为 34500 件 。订单交期紧迫、生产批量大、设备资源限制及工艺条件较为落后等因素 ,使得生产部门不能实现如期交货 。
对该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后发现:因生产模式较为落后 ,工人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零件进行频繁的定位和装夹 ,辅助工时占额定工时的比例极大;此外 ,钻模、钻套的磨损影响加工精度及生产稳定性 。 基于上述分析 ,充分利用处理效率高的 VMC850 资源推行批量生产模式 ,既能集约使用刀具减少换刀次数以缩短设备停机准备时间 ,对于优化效率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又能降低劳动力需求 ,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 。与此同时 ,应对生产系统进行工艺改良 ,基于生产开发新的夹具系统 ,改善定位和装夹的效率以压缩辅助工时 ,从而满足该批订单的生产需要 。
图-1 端盖零件图
一、端盖零件的加工工序
这批订单的端盖零件是二位五通电磁换向阀的主要元件 ,其材质为铝合金 ,如图-1 所示 。由零件图可见 ,钻削工序的前道工序为车削工序 ,端盖毛坯先经车床车削端盖的顶面及底面 ,两平面有较高的平行度要求 。端盖底面的?22H7 台阶孔与阀体装配 ,其尺寸精度要求较高 。端盖顶面的?10H7/?12 台阶孔 ,亦经车削加工完成 ,其中
?10H7 沉头孔处安装阀芯 。
经车床设备加工后的坯件需完成钻削工序 ,?4.5/?9 台阶孔及M3 螺纹孔皆为安装孔 ,?3 通孔则为气道孔 ,该工序的主要工步内容见表-1 。其中:为保证端盖顶面安装孔的位置精度 ,在钻削前使用中心钻打孔定位;?4.5 通孔及?9 台阶孔使用台阶钻加工 ,市面上能买到合适尺寸的标准型号台阶钻头;M3 螺纹精度等级较高 ,且铝合金坯料的塑性较强 ,可使用挤压丝锥攻丝处理 ,既能解决工作工程中排屑困难问题 ,又能获得较高的螺纹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
综合分析端盖零件工步内容、形位和尺寸要求 ,结合所选用VMC850 性能和关键技术指标 ,制定钻削方案并编写数控加工工艺卡表(表-1)如下:
二、夹具设计原理分析
为改善定位和装夹的效率 ,充分发挥加工中心的效率优势 ,现因应端盖零件钻削工步多 ,尺寸及形位精度较高的特点 ,着手改善其工 装夹具系统 。要求新开发的夹具系统反应速度块、操作简易 ,定位精度高且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 。
生产车间已经进行集中供气系统改造 ,能不间断地提供压力稳定的高纯度气体 ,这为采用气动夹具设计方案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
通过对零件图(图-1)进行工艺分析可知 ,先经车床车削的两端面平行度要求高 ,针对该批零件而设计制作的气动夹具 ,其底板作为支承板 ,能保证零件钻削加工后各孔轴线与上基面的垂直度 。车床加工的?22 H7/?24 台阶孔 ,可考虑与镶嵌在底板上的?22g6 定位柱作间隙配合 ,以便于零件的安装 。为简化夹具的设计制作过程 ,在设计气缸时可因材制宜 ,利用气缸元件端面限制零件的一个轴向转动自由度 。
传统的加工工艺 ,定位装夹的过程繁琐复杂、生产效率低 。进行气动夹具设计时 ,优先考虑刀具集约加工原则 ,尽可能减少换刀次数 , 一次换刀完成多个零件的同一加工工步 ,即采用多工位设计思路 。针对生产流程规划和前道工序的产能状况 ,结合钻削工序处理设备
VMC850 加工中心的技术性能和参数 ,确定本夹具经一次装夹 ,可加工 60 个端盖零件 。
综上所述 ,在进行气压传动夹具设计时 ,以保证零件的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为前提 ,采用多工位结构充分发挥加工中心的效率优势 , 以“一面一芯一点”定位为核心设计思想 。
车方机 提示:为保护原创文章的完整篇度 ,文中关键方面由PDF制式凸显 ,如已失凸显请载入或更换浏览网页记录器试试看 ,移动浏览网页记录将时未一切正常食用!
总结
采用传统工装夹具的生产方式 ,钻削不同规格的安装孔和气道孔 ,需要频繁更换钻套和刃具 。既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而且生产效率低、工作强度大、加工尺寸精度差 。熟练工人每处理一个端盖零件平均耗时 15 分钟 ,一名熟练工人每班只能生产 32 个零件 。本案选用VMC850 加工中心 ,并配套多工位气动夹具进行批量生产 ,经一次装夹能加工 60 件端盖零件 。在提高装定位精度和装夹稳定性的同时 , 充分发挥加工中心设备加工效率高的特点 ,集约使用不同规格的刀具 ,极爱游戏(ayx)节省了辅助工时 。在应用实践阶段进行工时测定 ,加工60 件端盖零件仅需一小时 ,生产效率较以往提高了 10 多倍 。
更为重要的是 ,根据原工艺条件制定生产计划 ,12 台普通钻床安排三班 ,需 36 名工人轮班生产 。生产 50000 件零件需耗时 44 天 , 高昂的劳动力成本削减了原本已显微薄的利润 。而使用加工中心进行排产 ,6 名加工中心操作工安排三班 ,完成订单任务仅需 18 天 ,人力成本仅为工艺改善前的 7% ,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 。
综上所述 ,利用 VMC850 加工中心资源推行批量生产模式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装夹工艺的改良 ,使生产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既 能保证按时交付订单产品 ,又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 ,并取得了良 好的经济效益 。
本文以组合式六角亭模型为实例 ,分析工艺难点与加工可行性 ,指出该模型的加工难点是模型形状不规则和整体刚性差 ,并通过设计新的工艺方案解决加工难点 ,完成了模型整体的加工 。新的加工工艺有助于提高加工效率和精度 ,为五轴数控加工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 ,对于五轴加工中心数控加工也具有指导作用和重要… [了解更多]
爱游戏(ayx)数控 备注:为保证文章的完整度 ,本文核心内容由PDF格式显示 ,如未有显示请刷新或转换浏览器尝试 ,手机浏览可能无法正常使用!本文摘要:通过对混联五轴加工中心自适应深度学习控制方法的 研 究 ,可 知 此 方 法 的 创 新 之 处 在 于:1)建 立 了 机 床 的 运 动 学 … [了解更多]
在机测量技术由于其成本低、检测效率高、无需二次装夹等优势被广泛用于零件加工测量当中 ,使得五轴加工中心和五轴钻攻中心 ,同时又兼具测量功能 。在机测量系统的构成如图1所示 ,硬件部分主要是由高精度探头、信号接收器、机床整个本体 ,软件部分由机床控制系统、测量软件等组成[8] 。待零件加工完成… [了解更多]
加工精度是影响机床性能和产品质量的主要难题 ,也是制约国家精密制造能力的重要因素 。本文以五轴加工中心为对象 ,针对提升机床精度进行了研究 。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 ,精密的仪器和零件在生产实践中占据的分量逐渐增加 ,在数控机床这种精密机器精度不断提高的同时 ,必须控制内外界爱游戏(ayx)的随机影响因素在…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