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超
中国商飞上飞公司零件钣金四组班组长
1986 年 1 月生 , 上海人 。2009 年 9 月 , 退伍后进入中国商飞上飞公司钣金制造车间钣金七组 。现为中国商飞上飞公司零件钣金车间钣金四组班组长 。
2019 年元旦三天小长假 ,中国商飞上飞公司的钣金工陈胜超加了两天班 。过去一年 ,他的休息日屈指可数 。虽然如此 ,陈胜超并不以此为苦 。令他乐在其中的是这份工作带来的成就感——他的团队经手的每一个零件 ,都会被安装到 ARJ21 和 C919 飞机上翱翔蓝天 。
从小不甘落后
1986 年 ,陈胜超出生于上海的一个普通家庭 。年幼时 , 父母忙于工作 ,他是爷爷奶奶一手带大的 。“我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了很久 ,和其他隔代宠溺的老一辈不同 ,从小 , 他们就教育我要勇于超越、冲在前面 。”回忆起儿时生活 , 陈胜超最难忘的就是爷爷奶奶的谆谆教导 。
小学三年级时 ,有一次 ,陈胜超和小伙伴们玩耍时不慎在楼梯上摔伤 ,因为脚上打了石膏 ,他只得在家静养 。时间一天天过去 ,他的学业渐渐落下 。“小伙伴们来家里做客 ,奶奶便询问他们的学习情况 ,发现我与同龄人的差距在逐渐拉大 ,奶奶看在眼里 ,急在心上 。”陈胜超第一次尝到了“落后”的滋味 。晚上 ,不甘人后的他在日记中写道:“我得赶紧去上学 ,不能再落后了 。”
可脚上打着石膏 ,寸步难行 。“当时家里没有车 ,奶奶每天背着三十公斤的我去上学 ,接我下课 ,一背就是一个多月 。”说到这里 ,陈胜超泪光闪现 。“奶奶的背是温暖的 ,给了我奋起直追的力量 。”他暗下决心 ,一定要努力赶上 。
2006 年底 ,在奶奶的鼓励下 ,20 岁的陈胜超第一次离开家乡上海 ,去了地处江苏的部队 ,开始了军旅生涯 。
入伍第一天 ,起床号声响起 ,按照纪律要求 ,士兵们必须在 3 分钟之内完成洗漱、穿衣、叠被等规定动作 。作为一名新兵 ,陈胜超在这第一个环节就败下阵来 ,列队集合跟不上节奏 ,到达指定集合地点时还是手忙脚乱、衣衫不整 ,班长看看他 ,淡淡地说:“你今天就留在宿舍 ,不用出操了 。”这个看似并不严重的“惩罚” ,让陈胜超的脸上火辣辣的 ,他站也不是 ,走也不是 ,尴尬极了 。返回宿舍的路上 ,他慢慢地调整了情绪 ,不服输的他决心要做一名优等兵 ,绝不能落后 。
相比来自天南海北的战友们 ,陈胜超觉得自己的弱项在体能方面 ,于是他有意识地加强体能训练 。“那时候 ,我每天坚持练习做俯卧撑 ,什么时候汗水把报纸打湿了 ,什么时候才站起来 。”
在新兵连锻炼 3 个月后 ,他如愿成为一名优等兵 ,并被部队领导选中 ,调到重点岗位 。
骨子里还是军人
“我现在制作的是飞机机翼上的一个零件 。”身着蓝色工作服 ,戴着护目镜 ,陈胜超在车间工作台前聚精会神地忙着 。他举起一把锤子 ,在一片金属薄板的边缘上仔细敲打着 , 零件的一个斜面渐渐显现 。
钣金是飞机制造的一个重要工种 ,钣金工利用金属材料的塑性 ,运用收和放的技巧 ,用各种钣金工具对零件进行塑性变形 ,制作出各种形状不同的零件 。随着国产飞机研制进程的加快 ,陈胜超和同事们越来越忙 。
经过十年磨砺的陈胜超 ,如今已是上飞公司零件钣金车间钣金四组班组长 ,在他的带领下 ,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永远冲在最前面” ,是同事们对他的一致评价 。
担任班组长四年有余 ,陈胜超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成绩 。
2009 年 9 月 ,陈胜超从部队退役 。脱下军装 ,离开了紧张的部队生活 ,周围的朋友有的升学了 ,有的工作了 ,而他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有些茫然 。
不行 ,必须开辟一条生活的新路 。他开始奔波于上海的各大招聘会 ,
在一次招聘会上 ,陈胜超看到了上飞公司 。“我从小就特别喜欢模型制作 ,有时‘上瘾’了会做个通宵 。”爱动手、爱钻研的陈胜超觉得自己非常适合这个行业 ,便试着递上了一份简历 。
不久后 ,陈胜超如愿进入上飞公司 , 成为一名飞机钣金工 。只有高中学历的他 ,第一次站在车间里看师傅们辛勤忙碌 ,有些茫然 ,但很快他就找到了节奏 。车间任务忙 ,要想尽快成长 ,只能牺牲休息时间加强学习 。午饭间隙、下班后 , 他利用别人休息的时间在车间里苦练; 双休日和节假日 ,他放弃陪伴家人的时间加班充电 。面对一些人的不理解 ,师傅们鼓励他:坚持下去!
回忆起这段往事 ,陈胜超低声说 :“别人说我不行 ,我就越要努力学习和工作 ,咬牙坚持 ,绝不服输 。”讲到这里 ,他的眼里闪着光芒 。正是这种不服输的劲头 ,让他拥有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 。
在部队 ,陈胜超曾经两次获得“优秀士兵”的称号 。公司领导评价他:“虽然已脱下军装 ,但骨子里还是军人 ,退伍不褪色 ,在工作中一直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立足岗位 ,攻坚克难 ,勇挑重担 。”
婚礼当天的考试
梅花香自苦寒来 。2014 年 ,陈胜超获得了全国技能大赛钣金工第一名的好成绩 。工作之余 ,他取得了铆接资格证 ,并通过钣金冷校型、热校型等培训 ,生产零件的同时还能维修飞机 ,能熟练操作国外引进的先进 ,他成了名副其实的“复合型技能工人” 。
忘我投入 ,勇攀技术高峰 ,离不开家人的支持 。陈胜超和妻子胡晓莉是高中同学 ,和睦的家庭是他们幸福的港湾 。黄玉晴师傅有次问他:“你整天加班忙 ,家里人没意见吗?” 陈胜超笑笑说:“我有个好妻子 。”
胡晓莉清楚地记得 ,2011 年 10 月 30 日是他们举行婚礼的日子 ,那一天 ,新郎陈胜超居然还参加了一场考试!这天上午 ,他接好新娘子 ,下午赶到考场答题 ,考完了再赶到婚礼现场 。
正是凭着这股好学的劲头 ,陈胜超顺利拿到学士学位 。2012 年 ,陈胜超入党 ,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2016 年 4 月 ,陈胜超作为上飞公司唯一一名技能人才候选人成功晋级中国商飞公司十大青年英才 ,同年又获得“全国技术能手” 荣誉称号 。
如今 ,作为钣金车间钣金四组班组长 ,陈胜超还肩负着带团队的任务 ,他要关心班组十几个年轻人的工作、生活 。每当有人过生日 ,他都自掏腰包买个大大的生日蛋糕 ,叫上大家过集体生日 ,班组的氛围越来越融洽 。
本文以组合式六角亭模型为实例 ,分析工艺难点与加工可行性 ,指出该模型的加工难点是模型形状不规则和整体刚性差 ,并通过设计新的工艺方案解决加工难点 ,完成了模型整体的加工 。新的加工工艺有助于提高加工效率和精度 ,为五轴数控加工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 ,对于五轴加工中心数控加工也具有指导作用和重要… [了解更多]
爱游戏(ayx)数控 备注:为保证文章的完整度 ,本文核心内容由PDF格式显示 ,如未有显示请刷新或转换浏览器尝试 ,手机浏览可能无法正常使用!本文摘要:通过对混联五轴加工中心自适应深度学习控制方法的 研 究 ,可 知 此 方 法 的 创 新 之 处 在 于:1)建 立 了 机 床 的 运 动 学 … [了解更多]
在机测量技术由于其成本低、检测效率高、无需二次装夹等优势被广泛用于零件加工测量当中 ,使得五轴加工中心和五轴钻攻中心 ,同时又兼具测量功能 。在机测量系统的构成如图1所示 ,硬件部分主要是由高精度探头、信号接收器、机床整个本体 ,软件部分由机床控制系统、测量软件等组成[8] 。待零件加工完成… [了解更多]
加工精度是影响机床性能和产品质量的主要难题 ,也是制约国家精密制造能力的重要因素 。本文以五轴加工中心为对象 ,针对提升机床精度进行了研究 。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 ,精密的仪器和零件在生产实践中占据的分量逐渐增加 ,在数控机床这种精密机器精度不断提高的同时 ,必须控制内外界爱游戏(ayx)的随机影响因素在…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