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铣复合加工中心Y轴立柱的受力分析及结构优化


 

0引言

复合化是数控机床一个普遍发展趋势  ,在现代机 械生产制造中黏结化车方机加工中心充分调动着变得大的作 用[1] 。车铣复合加工中心具有多轴联动功能  ,机床 动力刀架配合Y轴移动能实现强力铣削  ,Y轴立柱作 为动力刀架的一个重要支撑零件  ,必须对其进行最优 化设计以减少机床在强力切削时的振动  ,使加工零件 获得较高的加工精度和很好的表面粗糙度 。目前国 内复合机床偏重于结构布局研究  ,对复合后机床支撑 件力学性能研究不足 。笔者通过对车铣复合加工中 心Y轴立柱有限元仿真和分析  ,完成了对Y轴立柱 的优化设计  ,并在机床的实际使用中  ,证明优化后的 Y轴立柱很好的满足了机床的加工要求 。

1立柱的三维建模

1.1立柱的三维建模及材料的定义

利用Solidworks进行立柱二维模型建立,在此过 程中  ,三维模型中的一些细小特征  ,比如加工倒角、螺 纹孔、工艺凸台等会影响有限元网格模型的建立  ,因 此对这些不影响力学性能的特征进行了简化,进行简 化后的三维模型如图1所示 。根据立柱的使用情况 选择其材料为HT300铸铁  ,通过查阅相关参考文献 可得出材料弹性模量为150 GPa、泊松比为0. 27、密 度为 7 400 kg/m3[2] 。

1.2立柱有限元网格模型的建立

对变得简化后的立柱3d整治凭借Simulation网格划分 。在进行网格划分时  ,如果网格划分太细  , 虽然会提高运算精度但也会加大运算时候的运算量, 因此  ,在对计算的精度不会有较大影响前提下选择合 适的网格单元大小就很重要[3] 。笔者进行模型网格 划分时  ,朱用的网格单元大小12. 96 mm  , 网格划 分后  ,共得69 419个点位  ,43 33七个单元测试卷  ,网格分配 后的沙盘模型右图2如图 。

1.3反力的施加压力及轮廓帮助

 

立柱的承受力一般是数控机床切屑制作时的切屑力和 刀架的重能力  ,在当中切屑力实现刀柄及刀架获取给立 柱 。实现已发现的切屑参数表及查询网站有关系参考使用文献资料  ,可计 算出切屑力三种的方向的分力规模:切向力2 029 N  ,径向力Fy = 569 N  ,载荷铣削力& = 620 N[4] 。刀 架的质量为396 kg  ,基于数控车床切屑力和刀架重心点与立 柱支承点之中长期存在固定空距  ,经将切屑力与刀架重 力实施分解并经释放远程登陆超载负荷  ,能够模仿数控车床实施粗加工时的程序 。

立柱通过螺钉与机床床鞍进行刚性连接  ,因此可 以将立柱下面的六个自由度全部约束,对立柱进行约 束并施加远程外力载荷后  ,得出立柱的受力示意如图 3所示 。

1.4计算结果

将各条件确定后  ,经过Simulation模块进行运算 分析  ,得到了立柱的应力、应变速率图文教程及总位移图文教程 (见图4 ~6图甲中) 。

2对运算结果分析及结构优化

2.1受力分析

通过图4、5可以看出立柱左端的筋柱上受到的 应力及应变较大  ,最大应力为21.37 N/mm2,在设计 中应该是结构优化的关键位置,而其他位置并没有出 现较高的应力及应变 。

2.2位移分析

通过图6可以看出,立柱最大变形位移出现在立 柱左端的筋柱上部区域  ,最大变形位移为0.027 mm  , 由于结构布局需要  ,立柱左端处布置有Y轴电机  ,因 此左端处留有较大空位,这就使得立柱局部变形位移 较大 。由于立柱是机床加工时受力关键部件,该局部 变形会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机床的加工精度  ,因此 有必要对立柱进行结构优化设计 。

2.3结构优化

采用以内分折可预知,立柱左端筋柱区是空间结构 提升的关键点  ,可能做有面向性成分加大 。第一个将立柱 左端处筋壁的规格展开了改良  ,由原來的20 mm上升 为25 mm  ,前者  ,在与Y轴电机的不会出现干扰的基础下  ,将立柱左中端空位规格改小  ,从而提高这里的结构的钢性 。 此外,在立柱受弯曲应力、应变速率较小的边侧来设计了二个减肥 孔,改良后的立柱容量比现在才知道的容量只提升了 2 kg 。

经过结构改进后的立柱再此利用Simulatiom进 行有限元仿真和分析[5]  ,其应力、应变图解及总位移 图解如图7 ~9所示  ,从分析结果可知,优化后的立柱 最大的变形位移由之前的0.027 mm减少到了 0.009 mm  ,而重量只增加了 2 kg 。该机床装配完成,实际使 用效果良好  ,加工精度和加工表面粗糙度都达到了设 计要求 。

3结语

 

车铣复合加工中心凭借其高效率、高精度及较强 的加工性能  ,越来越受到广大机床用户的青睐  ,因此  , 如何构思、设计车铣复合加工中心  ,已经成为机床企 业工程师当下任务[6] 。笔者利用Simulatiom对车铣 复合加工中心Y轴立柱进行有限元仿真和分析过 程  ,完成了对Y轴立柱的优化设计  ,通过对机床的实 际使用  ,证明优化后的Y轴立柱很好的满足了机床 的加工要求  ,实践证明利用有限元仿真和分析方法, 能够缩短机床设计周期和提高设计效率  。

 
标签: 加工中心  车铣复合加工中心  
分类: 加工中心  
上一篇XHA715四轴联动立式加工中心曲面的加工相关设计
下一篇成型壳体塑件的型芯加工工艺探索

加工中心  车铣复合加工中心  相关内容

——

11 2024-12

U600S五轴加工中心视频

此视频详细介绍了U600S高性能五轴加工中心各种参数及说明!… [了解更多]

05 2024-11

六角亭五轴加工工艺

本文以组合式六角亭模型为实例  ,分析工艺难点与加工可行性  ,指出该模型的加工难点是模型形状不规则和整体刚性差  ,并通过设计新的工艺方案解决加工难点  ,完成了模型整体的加工 。新的加工工艺有助于提高加工效率和精度  ,为五轴数控加工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  ,对于五轴加工中心数控加工也具有指导作用和重要… [了解更多]

05 2024-11

自适应控制方法在混联五轴加工中心中的应用

爱游戏(ayx)数控 备注:为保证文章的完整度  ,本文核心内容由PDF格式显示  ,如未有显示请刷新或转换浏览器尝试  ,手机浏览可能无法正常使用!本文摘要:通过对混联五轴加工中心自适应深度学习控制方法的 研 究  ,可 知 此 方 法 的 创 新 之 处 在 于:1)建 立 了 机 床 的 运 动 学 … [了解更多]

05 2024-11

五轴加工中心和五轴钻攻中心在机测量探头补

在机测量技术由于其成本低、检测效率高、无需二次装夹等优势被广泛用于零件加工测量当中  ,使得五轴加工中心和五轴钻攻中心  ,同时又兼具测量功能 。在机测量系统的构成如图1所示  ,硬件部分主要是由高精度探头、信号接收器、机床整个本体  ,软件部分由机床控制系统、测量软件等组成[8] 。待零件加工完成… [了解更多]

05 2024-11

五轴加工中心进给系统动态误差影响因素

​加工精度是影响机床性能和产品质量的主要难题  ,也是制约国家精密制造能力的重要因素 。本文以五轴加工中心为对象  ,针对提升机床精度进行了研究 。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  ,精密的仪器和零件在生产实践中占据的分量逐渐增加  ,在数控机床这种精密机器精度不断提高的同时  ,必须控制内外界爱游戏(ayx)的随机影响因素在… [了解更多]


产品中心

——